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卫生防疫事业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全国各级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广大师生的刊物。本刊仍将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着重介绍有关卫生防疫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卫生防疫管理理论;探讨卫生防疫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流卫生防疫管理经验、工作信息。办刊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求集全国各级卫生防治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论,开拓视野,探索新领域。本刊设置的固定栏目:专题论著、改革论坛、卫生防疫站评审、管理论坛、管理实践、站长·副站长园地、工作研究、人员管理、科研培训、卫生监督管理、疾病控制管理、慢病控制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灾害卫生防疫、医院感染控制、卫生防疫经济、法制管理、案例分析、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调查管理、实验室管理、基层卫生组织管理、卫生防疫产业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5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31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最佳期刊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1-9561
  • 国内刊号:23-131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最佳期刊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承德市某区2002~2006年麻疹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麻疹疫情动态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制定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双桥区2002年~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主动监测表、月报表、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结果承德市双桥区20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灵敏,麻疹发病以婴幼儿和青壮年为主,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他们是不容忽视的群体.结论应加强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率,提高流动儿童的规范化免疫成功率.......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07- 05

  • 平谷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与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为掌握平谷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对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病例报告及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2例,临床诊断病例5例,实验室确诊40例,实验室排除7例.45例麻疹分布在全区10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58.52%,发病较多的乡镇为平谷镇、王辛庄镇、峪口镇.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发病重点对象.发病多是免疫史不全、不详或未接种疫苗者,一部分为未到免疫月龄儿童.结论对青壮年进行麻......

    作者:张立芹;崔德军 刊期: 2007- 05

  • 辽源市26家医院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

    为了加强疫情管理工作,了解辽源市各县(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情况,提高疫情报告质量,于2006年8月4日至8月30日对全市26家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向东;王丽珍;张恽;张兴文;董改玲 刊期: 2007- 05

  • 2005年赣榆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及对策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是由汉坦病毒(以下简称H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1972年赣榆县首次发现并报告EHF后,EHF流行强度不断增高,疫区范围不断扩大,高流行年份1986年曾达到100.42/10万,赣榆县已成为江苏省高发地区.......

    作者:李大罕 刊期: 2007- 05

  • 舟山海岛渔民感染乙肝病毒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舟山海岛渔民乙肝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渔民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调查舟山海岛渔民的生活习惯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舟山海岛渔民乙型肝炎流行因素.结果舟山海岛渔民总感染率为61.4%,其中HBsAg阳性率为15.5%,抗-HBs阳性率为32.5%,抗HBc阳性率为45.6%.比较成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者一致的危险......

    作者:严剑波 刊期: 2007- 05

  • 艾滋病传染源管理的探讨

    艾滋病从1985年叩开国门后,至今全国各省都报告了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与艾滋病(AIDS)病人.虽然我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艾滋病仍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面对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反思既往政策的正确性与防治策略的科学性,笔者拟从传染病的角度探讨艾滋病传染源的管理.......

    作者:易剑飞;翁弟芳 刊期: 2007- 05

  • 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建立及其工作模式

    昌平区卫生监督所于2004年9月和2005年12月,分别在昌平区长陵镇和北七家镇设立了昌平区卫生监督所派出机构-长陵分所和北七家分所,分别负责长陵镇、十三陵镇和北七家镇、东小口镇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作者:左晨;李秋林;段玉林;周歆;王静楠 刊期: 2007- 05

  • 信息化建设是实施食品召回的基本条件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是政府依法行政保护公众安全利益的需要,也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要求.对于我国食品监管来说,如何使这项制度真正发挥功效、真正落到实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食品行政监管效能的主要手段,加强食品召回的信息化建设是实施食品召回的基本条件.......

    作者:冯赳善 刊期: 2007- 05

  • 谈我国职业健康监护信息资料管理与利用

    1职业健康监护为及时发现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损伤,根据劳动者职业接触史,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其健康状况,从而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间的关系称为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涉及政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相关部门.......

    作者:宋钰 刊期: 2007- 05

  • 公共卫生运作模式上疾病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和谐关系的探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把原先的卫生防疫站分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卫生监督所(卫监所)两大系统.这种改制意味着卫生监督与监测、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的分离和执行主体的更换,这种新的模式改变了以往卫生部门在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痼疾,受到政府和大众的欢迎.......

    作者:吴礼康;王德明;彭巨成 刊期: 2007- 05